在这秋高气爽,硕果累累的丰收时节,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促进公司员工积极学习国学经典。10月20日, 我们聊城6163银河.net163.am公司特邀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硕士研究生、山东青岛大学古汉语讲师、东北大学古文讲师、教育部教研中心副组长,中央党校青年干部素养班高级讲师、山东省成人教育协会常务理事“张思明”教授开展《诵国学经典》第七课,我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,再次去学习我们中华传统国学文化,张思明教授给我们讲了一场又一场生动而精彩的国学课,让我们在国学知识海洋里遨游着,体会王阳明的《心学》给我们带来的心灵的洗礼。
课堂上,张教授给我们讲解王阳明《心学》的核心内容是“致良知”。“致”表明它是一种双向活动。由外到内,指推致良知做具体事时,将在具体事上所获得的知识存于心中,作为良知的自然含蕴;由内到外,重在向外推致良知,以理正事。所以,“致良知”收到的是两个方面的获得:知性的明敏和德行的深粹。概言之,“致”有二义:一为充拓至极义,二为推致实行义。充拓至极重在主体精神境界和知识素养的提高,推致实行义即将良知所知天理推行于一切活动中,使具体行为既在道德理性的规范下,又由于知识理性的参与而得到积极结果。“致良知”说的精义在于:一,格物需在实事上格;二,道德理性对于知识理性有驱迫力;三,在致良知的过程中,知识理性会根据道德理性给予的原则,使各个不同的事物各如其理,各极其则。 基于此,可以看出王阳明学说的特点是“知行合一”。由于时间关系,张教授重点强调了“知行合一”是王阳明对朱陆二人学说加以综合的结果。相对而言,朱学侧重“道问学”,陆学强调“尊德性”。王阳明认为应以道德理性统领、带动知识理性,以知识理性辅翼、促进道德理性,二者相辅相成,在实践中收合一共进之效。
通过此次学习,我们在场诸位员工都受益匪浅。国学,不仅仅是一本本国学经典的书籍,更重要的是接受了一种国学精神力量,从这种精神力量中,我们感受到了企业对我们成长的关心和责任心,我们要领悟国学智慧,弘扬优秀传统文化,让优秀的民族精神在我们血脉中流淌,让民族文化智慧支撑我们人格的脊梁。就如孔子学说不仅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发展进程,还深刻地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模式。
国学是我们中华民族异于其他民族的文化标志,更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能割舍的共有精神家园。是我们民族安身立命的信仰归宿。更是中华名族兴旺的强大动力。